【信息时报】讲科学 秀科普 中科院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举办讲解大赛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孙金龙)运动手环如何“倾听”你我的心声?地球里面有什么……7月3日,我院2020年“讲科学 秀科普”讲解大赛在广州成功举行。经紧张角逐,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任多勇夺一等奖。

通讯员供图

  当天,来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等中科院在穗6家单位的19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围绕地球化学、生物医药、防疫抗疫、清洁能源、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科学研究领域,19名选手“各显神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了一个个科学知识。 

  选手任多是华南植物园的一名科普志愿者,她讲解的主题是《菰米——新冠疫情期间意外走红的病变植物》。疫情期间,中国驻意大利领事馆给每一位中国留学生发了健康包,内有诗句“细理游子绪 菰米似故乡”。“菰米”是什么?”菰米”是如何变成“茭白”的?任多由古到今,讲述了菰米从粮食变成蔬菜,从有害微生物变成农业生产的助手,从而引申出“这是古人高超的农业智慧,也是把危机变成转机的力量”。她的讲解有历史、有故事、还有高度,精彩的表现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来自广州健康院的李磊,讲解题目是《小小明星克隆猪》。克隆猪和普通猪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么培育出来的?为什么选猪而不是其他实验动物?李磊一一做了“解密”,讲述了明星克隆猪背后的故事,十分有趣。比如别看克隆猪小,但价值很高,每头猪价格高达十几万,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模型,也是研发药物的重要生物反应器,其经济、社会价值,已不能用简单的数字来很衡量。李磊说,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多种可以为人类“试药”的疾病模型猪,未来,在猪身上培育人源器官,再将其移植到人身上或许并不是梦。

  经角逐,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任多获一等奖;中科院广州地化所梁天、广州能源所寇璇分获二等奖;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陈敏、广州健康院孙骄杨、广州能源所徐孜晗分获三等奖。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华南植物园、广州能源所、广州地化所、广州健康院、广州化学公司等6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查看原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