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遵循科学规律
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遵循科学规律 |
市委党校教授与广州党员干部群众热议伟大抗疫精神 |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本期《学习笔记》专栏聚焦“尊重科学”,特邀市委党校专家与广州党员干部群众,第一时间学讲话、谈体会、说落实、讲成效,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专题统筹:刘文亮、吴绍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涂端玉、龙锟、方晴
陈捷凯
中科院广州健康院/生物岛实验室研究组组长陈捷凯:
制新冠小鼠模型 为前线提供“弹药”
总书记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在这次抗疫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形成的优良作风和传统,而与“实事求是”密切关联的,就是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
面对新型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治病救人,作为科学家,我们则在“后方战场”开展科研攻关,争分夺秒找出致病机制等新冠病毒“情报”,制备新冠小鼠模型这一抗疫“弹药”,为前方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持。我从事的是干细胞研究,疫苗和药物评估需要用到的动物模型是我可以助力的领域。因此从大年初一起,我便投入到紧张的攻关中,连续3个月埋头实验室。
由于新冠病毒比较特殊,普通小鼠无法感染该病毒,因此需使用基因精准编辑制备新冠小鼠模型。传统方法需半年,而我们应用干细胞技术建立了创新的快速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在35天内构建人源化ACE2小鼠模型并批量生产。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制备危重症的新冠小鼠模型。
临床一线发现,重症新冠病人的肺部会产生大量流动性极差的黏液,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症。为阐明黏液产生机制,通过对新冠肺炎病人肺泡灌洗液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我们发现了促炎因子IL-1β具备刺激Club细胞导致黏液过度分泌的能力,提示IL-1β可能是新冠治疗潜在的药物靶点之一,供临床医生研究治疗方案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