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在热蚀变后(从 354°C, Easy%Ro = 0.66) 到(450°C, Easy%Ro = 1.41)的甾烷分布(m/z 217,括号内为Easy Ro%值)。
图3 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在热蚀变后(从 354°C, Easy%Ro = 0.66) 到(450°C, Easy%Ro = 1.41))的萜烷分布(m/z 191)。
常用的热成熟度指标也会受到早期生物降解的影响。其中,生物降解作用对基于异构体的热成熟度指标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升藿烷异构化指数和甲基菲指数等,会因为生物降解的选择性而呈现“欠平衡”特征,它们会在后续的热演化过程中在Easy Ro%=0.91%左右通过异构化反应逐渐接近于正常原油,并在更高演化阶段具有相似的数值和演化趋势;另一类包括甾烷异构化参数,会因为生物降解作用的选择性而呈现“过平衡”特征,它们可能会在热演化过程中随着重组分裂解释放一些生物标志化合物而逐渐趋同于正常原油的相应值并具有类似的演化趋势。 因此,有可能根据这些生物标志物指数表现出来的“矛盾”,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等,来对原油经历的生物降解程度和热蚀变程度进行解耦和恢复。
表1 与油源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指数在叠加次生蚀变过程中的变化
备注:百分比指热解后原油相对于未降解油的初始值变动的幅度;标记“Y”说明与未降解油的初始值相比其变动小于 10%,为蚀变后仍旧可用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对于恢复我国叠合盆地典型油藏的演化过程和次生蚀变史,探索有效的烃源对比方法、指标及其适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该项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A类先导科技专项课题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资助。论文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Fuel》上,本文的第一作者为广州地化所刘卫民博士,通讯作者为廖玉宏研究员,共同作者还包括广州地化所王云鹏研究员、博士生黄越义、广西师范大学潘银华博士、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姜春庆博士以及西北大学王晓峰教授。
论文信息:Liu, W., Liao, Y.*, Jiang, C., Pan, Y., Huang, Y., Wang, X. and Wang, Y., 2022. Superimposed secondary alteration of oil reservoirs. Part I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rkers under the superimposed influences of biodegradation and thermal alteration. Fuel, 307, p.12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