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大且持久的影响,而火灾后的不同管理方式可以改变森林恢复方向。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用于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然而,目前对火后不同管理方式下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知之甚少。研究火烧迹地的微生物恢复特征对进一步理解火灾生态学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火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变形菌门和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增加。虽然人工恢复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小,但与细菌群落相比,真菌群落在多样性和结构方面表现出与未火烧样地的更大差异。土壤细菌( a )和真菌( b )群落共现网络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野火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大且持久的影响,而火灾后的不同管理方式可以改变森林恢复方向。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用于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然而,目前对火后不同管理方式下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知之甚少。研究火烧迹地的微生物恢复特征对进一步理解火灾生态学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2月,地质钻探引发广东省高明区凌云山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924.63公顷。火烧后于2021年上旬进行人工补种乡土阔叶树种,种植面积约720.53公顷,对研究不同恢复方式下的森林土壤微生物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该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共设置未火烧、火后自然恢复和火后种植马占相思和火力楠的人工恢复样地4块,分析了火后恢复初期(<3年)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发现,火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变形菌门和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增加。虽然人工恢复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小,但与细菌群落相比,真菌群落在多样性和结构方面表现出与未火烧样地的更大差异。真菌共现网络与土壤因子之间的负相关性也强调了火灾后恢复初期真菌受到更强的资源限制。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环境管理杂志》)(IF=8.7)上。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博士生杨萌萌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跃林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3.119885图1. 火后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细菌(a)和真菌(b)群落共现网络稳定性分析图2. 土壤性质与细菌(a)和真菌(b)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图3. 土壤细菌(a)和真菌(b)群落共现网络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近日,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与分子生态学学科组聚焦珊瑚礁关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形成与演化问题,将物种分布模型与物种相互作用进行耦合解析,创新性发现珊瑚礁物种的生物地理分布演化规律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模式,相关研究成果“Considering biotic interactions exacerbates the predicte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oral-dwelling species”发表于生物地理学著名旗舰期刊Journal of Biogeography上。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志新、博士生马少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林强为论文通讯作者。全球变化下的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化问题是当前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在海洋领域内,传统的研究通常基于物种分布信息和环境信息进行物种分布模型构建,而忽略了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带来的影响,最终的模型预测结果往往难以准确评价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特征,从而导致在对海洋关键生物类群进行科学保护过程中造成信息偏移或错误。众所周知,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中蕴藏着丰富而微妙的生物共生、共栖等过程,这些种间关系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生态网络,从而有效维持了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本研究以6种造礁石珊瑚及其9种共栖梯形蟹(亦称珊瑚蟹)为代表性物种,围绕物种间互作关系如何影响物种分布规律这一热点问题,结合多次南海航次调查及文献资料分析结果,率先明确了梯形蟹与石珊瑚之间的共栖选择与物种互作关系(图1);基于12万余条物种分布信息和6个环境变量参数构建模型,创新性量化了石珊瑚对梯形蟹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特征;与传统模型相比,在模型中纳入珊瑚礁物种的种间关系后,梯形蟹物种多样性预测结果在超过50%以上的分布区域发生了显著变化(图2),证实石珊瑚对梯形蟹地理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步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变化下,6种宿主珊瑚适宜生境(栖息地)约将丧失1/6。考虑宿主珊瑚的影响后,珊瑚共栖梯形蟹在未来全球变化中将丧失更多的适宜生境,据此,本研究特别强调了保护珊瑚礁栖息地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南海海洋研究所自主项目等联合资助。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11/jbi.14789图1印-太海域礁栖梯形蟹分布规律及其与石珊瑚共栖特征图2梯形蟹物种多样性预测结果。(a)和(b)传统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的梯形蟹物种多样性;(c)和(d)纳入种间关系预测的梯形蟹物种多样性特征;(e)和(f)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差异。
近日,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黄小平团队在热带海草床的碳汇过程与机制研究获得新认知。相关成果“Nitrogen enrichment decreases seagrass contributions to refractory organic matter pools”发表在Limnology & Oceanography上(博士生罗红雪为第一作者,研究员黄小平和副研究员刘松林为共同通讯作者),以及“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air-sea CO2 fluxes and their key influence factors in seagrass meadows of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Sea”和“Changes in surface sediment carbon compositions in response to tropical seagrass meadow restoration”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副研究员刘松林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黄小平为通讯作者)。海草床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尽管其分布面积小于海洋面积的0.2%,但其对海洋有机碳埋藏的贡献却超过10%,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对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海草床存储的碳主要分为内源碳和外源碳,且受到富营养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但目前对于海草床的碳汇过程与机制,仍缺乏系统认知。因此,研究人类活动影响背景下,热带海草床的海-气碳交换过程,富营养化对海草床碳存储稳定的影响机制,以及海草床碳增汇过程与机理,有助于深入认知海草床的碳汇过程与机制,可为海草床碳的长期储存及增汇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以热带海草床为研究对象,利用CO2分压差法对其海-气CO2通量进行观测,发现夏季为大气CO2的源,其他季节热带海草床均呈现CO2净吸收。除温度、风速的影响,人类活动引起的富营养化导致海草生物量的降低,显著降低了海草床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图1)。该研究阐释了热带海草床是大气CO2的重要的汇,海草生物量是控制其海-气CO2通量的关键。以典型热带海草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植株有机碳组分对富营养化的响应规律。研究发现,富营养化通过影响海草植株的碳分配过程,降低海草植株中活性有机碳,以及纤维素与木质素等惰性有机碳的含量。叶片氮含量(富营养化的指示)为2.2%时,海草植株惰性有机碳含量达到峰值,并随着氮含量的上升迅速下降(图2)。通过估算,富营养化可导致热带海草植株惰性有机质的含量下降309-645 kg/ha。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富营养化会降低海草植株的惰性碳含量,从而减少其植株对海草床长期碳存储的贡献。利用典型的热带海草泰来草和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探索海草床沉积物的碳增汇过程。研究发现,短期的海草移植修复(2年),通过减缓水流及提供藻类栖息环境,增加了悬浮颗粒有机质、附生藻类和大型藻类向沉积物的输入,快速提高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由于海菖蒲比泰来草具有更高和更复杂的冠层结构,海菖蒲移植区域所提升的碳储量显著高于泰来草移植区域(图3)。该研究对海草床沉积物碳储量的提升机制形成了新的认知,并为未来开展大规模热带海草床的碳增汇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该研究主要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01221)和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3359)等的资助。图1 热带海草床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的概念图图2 富营养化对海草植株有机碳组分影响的概念图图3 热带海草移植对于碳汇能力提升的影响过程概念图相关论文信息:Hongxue Luo, Songlin Liu*, Stacey M. Trevathan-Tackett, Yuzheng Ren, Jiening Liang, Jinlong Li, Zhijian Jiang, Yunchao Wu, Xiaoping Huang*. Nitrogen enrichment decreases seagrass contributions to refractory organic matter pools.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2024. 9999, 1-13.https://aslo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lno.12490Songlin Liu, Jiening Liang, Zhijian Jiang, Jinlong Li, Yunchao Wu, Yang Fang, Yuzheng Ren, Xia Zhang, Xiaoping Huang*, Peter I. Macreadi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air-sea CO2 fluxes and their key influence factors in seagrass meadows of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Se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4, 910, 168684.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3073126?via%3DihubSonglin Liu+, Yuzheng Ren+, Zhijian Jiang, Hongxue Luo, Xia Zhang, Yunchao Wu, Jiening Liang, Xiaoping Huang*, Peter I. Macreadie. Changes in surface sediment carbon compositions in response to tropical seagrass meadow restor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903, 166565.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3051902?via%3Dihub